2018年7月21日(星期六)上午,1978屆高二(4)班部分同學相約前往去看望九十歲高齡的班主任。 林培熀老師是1930.1出生,按莆田例九十歲。春節期間家人與他過生日,這次有一起給林老師祝壽的意思。 席間,同學們請林老師講話,繼續給大家上課。 林老師欣然講了以下幾點: 1.說自己年齡大了,記憶不及從前,有時要削水果,到廚房取小刀,到了廚房,忘記了自已來干什么事情,又回房間??吹剿?,才記起自己剛才去廚房是要取小刀。歲月不饒人??! 2.林老師說據他對周邊鄰居的觀察,現在的學生需要學習的榜樣,也需要學習的動力,需要明白為什么而學習。因此需要各位各屆校友一起關心母校的新一代學生的培養,共同為校風傳承添磚加瓦。 3.希望各位同學將自己各自的人生經歷,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,自己學習,工作與奮斗的故事乘還能寫作,沒有忘記時,將他記錄下來,給學校網站與刊物投稿,母校也可以將這些學生資料做為校史的組成部分,共同傳承良好的校風。也可供學弟學妹們學習借鑒之用。 一個學校之所以著名,是因為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畢業生。今天再座的各位都是成功的典范。 4.有同學提議這個可以請當年考上清華大學的蔡國新同學去寫時,林老師解釋說:不僅僅考上大中專才是人才,還有很多二中畢業的學生,當年高考落榜,后來憑著自己的努力,在各自不同的行業做出成績。 大部分二中畢業生都有“誠信”“勤奮”“嚴謹”“進取”的特質,都是校風校訓的傳承者。 5.當時的老師都很敬業,一心撲在工作上,對自己的學生盡心盡力,許多業余時間都放在工作上,很多教師對自己的兒女卻關不夠。自己也是對自己的子女關心不夠,有所虧欠。 6.希望大家珍惜身體健康,珍惜自己所處的好時代,認真學習,努力工作,及時總結,不斷進步! 在各位同學的熱烈掌聲中,林老師結束了短暫的發言。大家起身祝林老師繼續保持健康,爭取做一位百歲老人。 林培熀老師介紹 林培燒:1930.1出生。 解放前,就讀于莆田東山職業學校和泉州海疆學校。 解放初,應聘哲理中學任教。文革期間,下放東莊任教。 1974年,莆田二中恢復辦學招生,林培熀老師調入莆二中任教。他曾是我們上屆1977屆的教師與班主任。1977屆學生畢業后,林培熀老師任1978屆高中四班班主任。1978屆畢業后,帶1980屆畢業班。 1978年考入清華大學并公派丹麥國留學的蔡國新同學最近回國,提議去看望老師,我從福州回莆田陪同走訪。 1978年考入軍校的林麗霞同學專程從鄭州回來,吳荔珊同學也從福州專程返回參加活動。中午1978屆高二(4)班部分同學與林老師共進午餐。 送林老師回家后,同學們余興未盡,又去延壽楊露花同學家中吃荔枝,并參觀延壽公園。 (陳志賢2018.7.22整理)
第一排左起:吳荔珊,楊露花,林麗霞,林培熀,鄭秀金,唐建英,柯琳。
第二排左起:吳志平,蔡國新,張引,蔡荔英,朱宗芳,陳志賢
|